我常为 Notion 感到惋惜,太多人还来不及感受它的美好,就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或许天性使然,我们总是容易对看似复杂的东西心生畏惧,也或者只是纯粹感到麻烦而已。想起来我也讨厌吃需要剥壳的螃蟹,也就不是不能理解了。
所以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怎样才是 Notion 正确的打开方式呢?
说到底每个人的笔记需求、以及笔记习惯都不一样,所以正确且唯一的答案大概率是不存在的。不过,排除错误概率更大的选项总是简单些。所以在正式进入 Notion 的栏目之前,我想先描绘一下,通常一个新手是怎么放弃使用 Notion 的。
可能的 Notion 错误打开方式
看了视频觉得 Notion 无所不能,于是燃起斗志想要快快尝试
注册账号后,因为没有中文界面就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好不容易汉化,面对空旷的界面又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被模板激起动力,又总是因为不会用模板而失落受伤
不论如何折腾 Notion 都无法将它套用进自己的工作流中
发现为了折腾 Noiton 已经浪费了大量时间,于是开始懊恼和烦躁
最终醒悟,过度折腾反倒害了自己,于是毅然决然放弃 Notion
依我观察,以上至少能覆盖三分之一新手的心路历程。这令人惋惜的一切都可以总结为两句话:
很想写点什么,但不知道能用 Notion 写什么;
总想折腾更高级的用法。
模板就像一剂迅猛有效但续航时间极短的兴奋剂,刚开始的那几个小时,你总会想着要用模板把下半辈子的目标都规划好。它们似乎承诺着,用模板之后我们就能瞬间变得高产、美好
的明天握在手中。
可是别人的行动力和自制力无法一键复制,别人的工作流亦不能生搬硬套,在我们尚未掌握 Notion 最基础的用法之前,我们很快就会被复杂的概念和功能所劝退。
可以说模板既是 Notion 真正的精髓,也是 Notion 舌灿莲花的花言巧语,如何取用、如何对待,将对我们后续的使用产生极大的影响。
我个人对模板的态度始终都是可以参考它的结构、可以模仿它的流程、可以对照着搭建,但新手最好不要直接拿来就用,因为新手一定不会使用。
所以排除了「用模板入门」这条路后,我想为所有的 Notion 新手、或者所有尝试过 Notion、但却放弃的朋友提 5 个建议,或许能让你更好地度过与 Notion 的磨合期。
一、暂时放弃迁移笔记库的念头
「迁移笔记库」这种繁重、低效、且随时可能因弃坑 Notion 而被中断的工作,在 Noiton 新手期的前半个月(甚至前一个月),我郑重建议大家不要把时间花在这件事上面。旧笔记的迁移虽然能让你快速获得看似充实的 Notion 笔记库,但整个过程我们并未创造任何新知识,只是无情的笔记搬运工。在你熟悉 Notion 之前,旧的笔记软件依然是你最高效的辅助工具。
而且 Notion 的笔记组织方式与你过往的习惯有很大区别,在你还不会用数据库组织笔记之前,你现在的批量迁移只能为日后制造更多困难。等你熟悉 Notion 之后,你就会发现过去花在迁移笔记上的工作全部成了负资产。与其这样,不如就先两个笔记软件一起用着。
在这个阶段下,如果要想让 Notion 最快实现它的价值,我的建议是先挑选出那些你在原先笔记软件上每天都要记录的内容,然后试着用 Notion 来实现看看。
二、从日常记录的重复内容开始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你对 Notion 抱有太多期待,它就会反向施加于你更多压力。所以一开始我们有必要先降低对 Notion 的预期,不要一下子就想把所有的笔记都迁移到 Notion 中,否则当欲望和执行力无法匹配,放弃 Notion 就在所难免。
所以在你熟悉了 Notion 最基本的操作界面,也知道该如何创建一页新的笔记之后,我的建议是,不要下载复杂模板、不要使用任何的数据库,也不要以搭建完整的知识库为首要目标,更不要轻易接受像我这种做花里胡哨视频的 UP 主的引诱,一上来就要把 Notion 打扮得像 QQ 空间。
我们只要先从一页笔记开始就好,毕竟就算 Notion 再复杂,它的底层框架依然还是简洁易用的文字编辑器,这才是能让你最快感受到 Notion 价值的方式。
所以有哪些笔记,我们每天都可能需要记录呢?
如果你是学生:
作业记录:老师发布的作业要求和截止日期等
日程计划:每天、每周、每月要完成的任务、活动等
如果你是工作人士:
会议记录: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达成的约定或决定
工作日志:当日工作的主要进展、完成的任务信息等
如果你想记录日常:
生活记事:一天的所见所闻和心情,用简短段落概括
购物清单:列出本周需要购买的食物、日用品等清单
这一步的核心记录原则就是,用 Notion 执行足够简单、且较为规律的重复记录。
你无须思考今天到底该写什么,没有字数限制,写出来就行,偶尔不写也没有任何问题,不要因此产生任何负罪感。这些内容不用任何复杂排版、也无须数据库来组织编排,重复记录、定期回顾就能让它们发挥最大的价值。
于是你会为了记录这些日常,每天习惯性地打开一小会儿的 Notion。随着记录频率的上升,你会自然而然地对 Notion 的斜杠命令/
产生更多的探索欲望。
你也许会想插入勾选框,在任务完成后痛快地勾掉它
你也许会想插入表格,用更规整、更结构化的方式记录数据
你也许会尝试着将一整个月笔记都写在一个页面中
你也许还想插入图片、视频、网页、甚至是公式或者代码等内容,一步步地「试探」Notion 所能实现的功能上限:
当你渐渐发现,你需要的每一个功能、每一个需求都能够用 Notion 更优雅地实现之后,Notion 已经能给你足够强烈的反馈,让你能继续使用下去。
如果你玩过手游的话一定会注意到,所有的手游都会有一个「每日任务」和「每周任务」,虽然这些任务给的都是蝇头小利,但它的吸引力就在于,只要我们去做就一定能有收获,并且做这些日常任务无须任何思考成本。
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笔记软件,只不过它给你的反馈,不会像手游爆出一堆金币那么强烈,但我们应当坚定地成为一名长期主义者,笔记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发挥它的真正价值。
渐渐地你从一个页面开始,不知不觉就创建了更多的页面,用来承载不同主题、不同用途的文档。这个时候要组织这些文档,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用一个大的页面来包含这些子页面:
在 Notion 中,任意一个笔记页面都可以内嵌无限层级的子页面,而这些层级结构表现在侧边栏上就是这样子:
我们已经知道,Notion 的页面是一个能够存储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数据的巨大容器:
在这个页面内,我们还可以内嵌其他的页面或者数据库
与此同时,我们又能够将这个页面嵌入到其他的页面或者数据库内:
因此某种程度上,你可以先沿用过去的笔记习惯,用这种方式创建一个树状结构的笔记内容框架:
由此可见 Notion 能够兼容你过去的笔记习惯,也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这么用 Notion 的:为每一个大主题创建一个页面,将子主题内嵌在大主题之下,然后根据实际需要继续将目录细分下去。
新手阶段我们先不要深究该如何更好地组织这些页面,因为等你会使用数据库后,所有的页面都能很快地获得整理。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尽快让 Notion 发挥它最基础的「文字编辑器」的价值,辅助我们完成当下最重要的任务记录,写完最迫切需要完成的文档。
三、创建收件箱,收纳零碎文档
在第二个建议中,我们确定了最常记录的文档类型,也用最传统的树状结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理。但很多突然的灵感、突发的决定、或者是你偶尔剪藏的文章,似乎还没有一个适合用来存放的地方。
于是问题产生了,我们需不需要为这些零散的笔记,单独创建一个顶层文件夹呢? 我的建议是,一定要谨慎创建侧边栏的顶层目录,否则你很快就会在侧边栏堆积起一堆主题迥异、且毫无联系的文件夹。
这些零散的文件夹会持续「注视」着你,要填补的内容太多,要做的事情太多,要跟进的想法一个接一个,不知不觉就会在你的 Notion 笔记库内积累起巨大的压力:
所以这里我们要引入 Inbox 文件夹(收件箱)的概念。
Inbox 来自经典的 GTD 工作理念,它主要起到收集、临时存储的作用,帮助我们实现心理上的放空。因为对临时笔记进行分类归档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如果每次都需要思考它应该存放的位置,就很容易让灵感丢失。但如果不加分类,时间一长又会让笔记库变得像垃圾堆。
所以我们可以在顶层目录创建一个 Inbox 文件夹,然后就可以像下图这样,直接将侧边栏已有的零散文档拖到 Inbox 页面里,后续如果还有更多零散的笔记,也可以暂时先放在这里,以此避免过多的零散页面持续消耗你的注意力。
毕竟对知识工作者来说,注意力就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
还有一种可能是,也许你已经在 Notion 中折腾了很久,但越整理就越想放弃,实在不知该从何下手,过去创建的文档成了沉重的负担。
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创建一个 Inbox 文件夹,或者命名为 Archive、归档、临时存储都可以。我们的目的是能够将这些旧的文档全部塞进这个文件夹里面,帮助我们暂时摆脱它们的束缚,既能给自己一个崭新的开始,又不至于真的把过去的文档全都删掉。
接下来,关于 INBOX 文件夹的维护,我有这样的三条笼统的建议可以给到新手用户:
为 Inbox 设定收纳条数上限(例如 20 条),以及设置定期清理计划(例如每两周一次);
到达条数上限、或者到达周期时间后,将 INBOX 中的同类文档进行归类,然后为鲜明的主题建立一级文件夹;
当一级文件夹中的笔记条数又达到了 20 条,再继续沿用上面的方法,继续归类并建立二级文件夹,但最好不要超过三级文件夹。
为 INBOX 设置收纳的上限,让我们既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整理,也不会因为囤积过多而丧失整理的动力,这样能让我们的笔记系统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也能及时发现成体系的文档主题,让笔记目录从实践中生长出来,而不是靠脑补未来的自己而提前规划。
四、尝试构建简易的个人主页
在第二个建议中,我们确定了日常需要频繁记录的文档类型,然后在第三个建议中,通过 INBOX 的临时归档与定期整理,我们的 Notion 笔记库中就会自然而然地「生长」出不同主题的顶层文件夹,就像这样:
然而随着记录的加深,你可能会发现,由于 Notion 过于自由的记录方式,你总是需要从一个文档跳转到另一个文档,那么有没有更加便捷的方法呢?
个人主页雏形
在这里需要再次强调一下 Notion 页面所具备的两个特性:
任意页面都可内嵌无限层级的子页面
任意页面都可以使用分栏模式进行排版
接下来我们可以输入快捷键 /3c
,即可将页面分成 3 栏结构:
将 Notion 的页面进行分栏后,就可以最简单的分栏排版来构建一个简易的个人主页了:
使用 alt / option + 鼠标左键,就可以将这个主页内的任意页面以侧边栏(Side peek) 的形式打开:
只要你通过这种方式打开了一个侧边栏,接下来无须按住 alt 或者 option 键,单独使用鼠标左键就可以继续打开其他页面了:
迭代个人主页排版
不过用这种方式将所有文件夹放置在页面顶部,似乎就浪费了下面的一大片空间,并且好像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目录结构而已
所以我们可以将页面从三栏结构调整为两栏结构,然后缩短目录栏位的宽度: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尽情地在右侧的空白页面放置你需要的页面,或者功能区块了,例如今日任务 + 稍后读清单,或者只是单纯插入你喜欢的图片、海报等内容。想放什么就放什么,主打一个开心就好。
通过不同的分栏排版、以及不同的功能模块,我们更好地体验到了博主们口中盛赞的 Notion 的自由度,通过侧边栏(Side peek)则能避免在各种页面之间来回跳转。不过 Notion 的分栏排版依然是一个庞大的课题,后续的栏目我还会专门用一篇长文来介绍关于排版的更多案例。
在此之前我建议各位,分栏结构最好尽量简单、同一页的笔记格式不要太多,一定要平衡好排版的复杂度,否则就会做得花花绿绿的,很不好看。
五、正确地看待和使用数据库
从前面四个建议我们能够看出,即便没有用到任何数据库,Notion 功能的丰富度和使用方式上的自由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传统笔记软件所能做到的层次。
如果你曾因为无法掌握数据库而心生退意,或者认为数据库是刻意创造需求之下的烦恼,我会建议你先将 Notion 当作是一个纯粹的文本编辑器来使用,不要有「不用数据库等于不用 Notion」的念头,这样的评价也许是小看了 Notion 本身的文字编辑、图文混排,以及页面分享的能力。
如果你已经大致了解数据库的基本用法,也需要认识到一点,数据库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终极方案,不是所有笔记需求都必须用数据库来组织或者呈现。
在新手阶段我们很容易对数据库产生过高的期望,然后过于慎重地对待每一个新建的数据库,这导致我们很容易沉迷于研究每一个字段(Property) 的用法,花上几个小时得到了一个看似强大完美的数据库框架,但真正迫切的工作却摆在一旁一动不动。
新手阶段,我会建议先简单地从以下 2 个实例出发,简单地使用和体验数据库的基本功能。
给文档打标签
首先我们可以把数据库当成是另一种形式的文件夹。
假设我已经用 5 个页面(Page)分别写了 5 条日报,那么我可以选中这 5 条日报,然后直接将它们拖动到数据库里面,这样一来数据库就成了一个简单的文件夹。
而在下面的「观影记录文件夹」中,我为每一部看过的电影都打上了各式各样的标签,包括观影渠道、电影类型、豆瓣评分等等。
有了标签我们就能对这个表格进行内容筛选。现在我的要求是筛选出 2023 年看过的、评分在 8 分以上的科幻电影,筛选结果如下:
与此同时, Notion 数据库与传统表格的区别在于,其中的每一条数据都可以独立展开为文档:
其他表格形态的产品,例如飞书多维表格,将数据展开后并没有办法继续在数据条目下方创建新的图文内容,这就意味着多维表格依然还是表格,和 Notion 的数据库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管理轻度的任务或项目
首先在表格视图下填写每个任务或者项目的基本信息:
然后打开文档页面,为该项目补充更加详细的信息背景、或者任务要求:
最后选择不同的数据库视图,让同一条数据能够从不同维度,灵活展示我们最希望关注的特定信息:
到这一步你也许会对数据库产生巨大的好奇心,好奇别人是怎么用的,好奇还有哪些高级的模板可以下载;也可能因为分辨不清各个视图的具体用法而感到烦躁,因为数据库的每个使用细节,都藏着巨量的使用技巧。
对此我的建议是,折腾的确可以获得乐趣,但请一定在完成眼前的任务后进行。挫折会时常在学习数据库的时候发生,如果因此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那我们就先专注于表格视图(Table)一种即可,先把它当成新奇一点的表格来使用,就已经能获得很好的使用体验。
在此之前,还请谨慎地创建数据库。因为一个数据库就代表着一个目标、一个要求、或者是一个项目,创建太多的数据库不仅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也会极大地消耗我们的精力和时间。随着日子的推移,必然会出现非常多的数据库仅记录了零星的几条数据,这样会带来极大的失落感甚至是内疚感,负反馈会很强烈。
所以我们最好先用一个固定的数据库来管理那些最频繁记录的文档主题,在学会数据库的筛选分类、以及不同数据库视图之间的切换后,再尝试去用更多数据库管理更多主题的文档合集。
总之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口气为 Notion 设定太高的期望和目标。
总结
总结全文其实核心思想非常简单,那就是先单点击破,再谋求进步。
先写文档再尝试数据库,先选择表格视图再折腾其他;先用最简单的方式完成眼前的需求,再尝试学习更加高级的方法;先降低对 Notion all in one 的预期,再逐步加深 Notion 对原有工作流的渗透。
Notion 是一款可简单可复杂的产品,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用法